走出胜利之门约五分钟的路程,我们就来到周萨神庙(Chau Say Thevoda)。周萨神庙是吴哥王朝鼎盛时期修建的一座印度教寺庙,建筑形式与结构都具有鲜明的东南亚地区古建筑物的特点。它是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,与其北边相距170米的托玛农神庙同一时期建造的。建筑布局、结构形式完全一样。发现这组建筑物时,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该座庙是供奉周萨神的,所以法国人将其名为周萨神庙。
Say是一个高棉人的名;而 Chau一词是印度语‘王’的意思 ;Tevoda是印度语的‘神仙’,则整个名称的意思应是Say王的神庙。周萨神庙倒塌的程度蛮严重,我们所见到的已不是原貌。大部分的墙身都是复新的,它倒像个新建的庙。
-->
托马农遗址(Thommanom)是在周萨神庙的对面,建庙的原因不祥。它是少有能保持原貌的庙宇之一。托马农遗址的面积比较小,我们只是走马看花的逗留一会儿。
-->
茶胶寺(Ta Keo) 是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的庙宇。它并没有经过很多的装饰,有的只是简洁建筑风格。茶胶寺建于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,供奉湿婆为Kleang建筑风格。茶胶寺被发现时市还未完工的,原因不祥。它也是第一座全部由砂岩建成的寺庙。
Thong把我们放下后就叮嘱我们要小心攀爬,茶胶寺高约22米。若我们掉下来,后果就不堪设想。我们慢慢的爬上第一层,只见零零落落的岩石被排在一起等待重新被组合的一天。由于茶胶寺实在是太高,梯级又高又窄。我们决定再上一层就够了,大家都不想太冒险。洋人的手脚那么长,他们下塔时也步步惊心。我们两个手短脚短的丫头更是困难。
Thong把我们放下后就叮嘱我们要小心攀爬,茶胶寺高约22米。若我们掉下来,后果就不堪设想。我们慢慢的爬上第一层,只见零零落落的岩石被排在一起等待重新被组合的一天。由于茶胶寺实在是太高,梯级又高又窄。我们决定再上一层就够了,大家都不想太冒险。洋人的手脚那么长,他们下塔时也步步惊心。我们两个手短脚短的丫头更是困难。
-->
塔布龙寺(Ta Prohm)又称为母庙,因为建造者Jayavarman VII这庙纪念他的母后。当我们来到时这庙还保存着大部分被发现的容貌,但庙的前方已开始了复修的工程。庙里随处可见参天古树,庙与树互相依偎。这些巨树的重量压毁了许多的建筑物,但也因为它的根支撑着其他还未倒塌的建筑物。这是我相当喜欢的一个地方,在庙里头钻来钻去、在庙与树根之间穿过。感觉很奇妙,就是喜欢它那种大自然与古建筑物的结合吧!唯一遗憾的地方是没有找到‘敲心塔’。当你走进塔内用手向自己的胸口轻轻敲打,塔内就会有轰天的回声。据说每当国王思念母亲的时候,就会跑到这个敲心塔敲敲心与母亲感应。
-->
班黛客蒂(Banteay kdei) 建于十二世纪中十三世纪初,至少经历了两个不同艺术时期—吴哥窟和巴戎寺。班黛客蒂由软沙岩建成大部分廊厅和拱们都已倒塌,寺庙围墙有意用过的石头建成。这也是我们遭到围攻的第二地方。这里的游客比较少,可能不是主要景点吧!当我们到达时,小孩们就拿着他们的货品跟着我们。一边跟一边缠着我们买一两样货品。一直纠缠着我们到三四百米外才死心而向下个游客进攻。
从城门到班黛客蒂的距离很远,我们走了约5分钟到达班黛客蒂的遗址。眼前的班黛客蒂就好像一个废墟,倒塌的围墙散落满地。只用一些巨柱来支撑,看来复建的工程还未开始吧!但复修的工程这么艰难,又费时费力。又有哪个国家愿意领养呢?若干年后,这些遗迹是否还出存在呢?
从城门到班黛客蒂的距离很远,我们走了约5分钟到达班黛客蒂的遗址。眼前的班黛客蒂就好像一个废墟,倒塌的围墙散落满地。只用一些巨柱来支撑,看来复建的工程还未开始吧!但复修的工程这么艰难,又费时费力。又有哪个国家愿意领养呢?若干年后,这些遗迹是否还出存在呢?
-->
当我们从班黛客蒂出来,眼前突然一片明亮。它的前方竟是一片辽阔的天空,还有许多人站在一个平台上好像在观赏者某些东西。看到这种情况,我八卦的天性又跑出来了。我不禁两步并作三步,跑上平台去。平台前是个面积不小的水池,原来这就是皇家浴池 (Srah Srang)。真是无心插柳,竟然给我们遇到原本是明天行程的皇家浴池。
因为是正中午,我们受不了炎热的太阳。既然完成今天的行程,只好打道回府;吃个午饭、睡个午觉。我们只用了半天的时间走完了吴哥大圈,正常的速度应该是要一天的。和Thong 谈好了明天的时间后,就朝向旅馆的方向走。
回到旅馆,冲凉后休息一会儿我们就去找吃。今天的午餐,我们决定尝试深受网友们推荐的北京饺子店。听老板的口音,他应该是来自中国的。我们点了一个炒饭和一个饺子汤。不知为什么暹粒吃的份量都超大,我们点的炒饭足够让我们俩吃饱。再加上饺子汤,更是饱上加饱。他的饺子味道就好像小笼包,加上清甜的青菜紫菜汤。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饺子汤。吃得这么饱,当然是回旅馆补眠最好。
好吃的饺子汤
回到旅馆Alicia就变成了一只猪,很快地呼噜呼噜睡着了。可我一点睡意也没有,就随意翻翻杂志然后闭目养神。可是怎样都是睡不着,只好起身做一些瑜伽。(果然是瑜伽痴,走到哪儿都能随时随地练)。
好不容易的挨到傍晚,好奇又八卦的我穿上旅馆提供的拖鞋走上天台看风景。我这个决定果然没错,旅馆的天台真的是迷死人,还有几个巴厘风味的小亭子。随意的拍了数张,就坐下来享受夕阳和研究暹粒的资讯。那只猪睡醒后,也跑上来一起发呆。我们一直呆到天黑,才很不情愿的去吃晚餐。
从天台上望下的前门。
天台一角
天台上的夕阳
转角的Artisan D'Angkor,就在我们旅馆的后方。
我们决定跑到离旅馆比较远的Mollopor Café,一间由日本人在沿河岸开的餐馆。这间餐馆的顶楼是老板改建而成为泡澡堂,男女是分开入浴的。可惜的是因为生理的原因,我并不能体会泡澡的乐趣。真是可惜。。
我们点一杯综合水果冰沙(Mix Fruit Shakes),一个shrimp amok,一个日式沙拉和一杯雪糕。我只顾着吃,忘了把它们拍下留念。晚饭后,我们俩很浪漫地沿着河岸慢慢散步回旅馆。当然很免不了的去Blue Pumpkin买明天的早餐,50% 的面包咧!好吃又便宜。
Mollopor Cafe 的一角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